智能制造的关键性技术

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是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与集成而产生,从而实现从产品的设计到生产,以及企业管理服务等全流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是实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智能化和创新,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时代潮流的推动,智能制造成为很多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在中国也是一样,政府推出中国制造2025来激励制造业转型。那么智能制造发展的过程中有那些关键技术,本文就是对此作简单的介绍。

智能制造的关性键技术

1、识别技术

识别技术对于智能制造服务环节是相当重要的,主要是射频识别技术,也就是RFID技术。在结合了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之后,三维物体识别在智能制造服务系统中识别物体几何情况的关键技术。

2、实时定位系统

实时定位系统是对生产车间的材料、工具、零件、设备的实时跟踪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对这些环节进行状态跟踪,及时了解生产情况,这样,在智能制造服务系统中需要建立一个实时定位网络系统,以完成生产全程中角色的实时位置跟踪。

3、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也可以成为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生产系统,它是对传统制造业的彻底改变。在该系统中,每个工件自己能够自动算出需要哪些服务,是数字化的对生产设施的升级操作,形成一个全新的体系结构。

4、网络安全技术

制造业向数字化方向的改变,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达让工厂的网络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需要网络安全技术来进行保护。数字化工厂的操作一般依赖于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机器以及传感器,技术人员的工作就是把数字数据转换成物理部件和组件。数字化资料支撑着整个产品产线的设计、制造和数据记录,所以必须加以保护。

5、系统协同技术

系统协同就是在不同系统之间通过大型制造工程项目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来进行规划,使在自动化工厂中存在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协同操作,实现效益最大化。

6.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的三大特点就是大数据技术、按照计划规则的有序采集技术、自我思考的分析和决策技术。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在新的信息环境的基础上,把计算机和人连成更强大的智能系统,来实现新的目标。

7.工业机器人技术

工业机器人作为机器人的一种,主要由操作器、控制器、伺服驱动及传感系统组成,是可以重复编程,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改善劳动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包括机器人加工、喷漆、装配、焊接以及搬运等。

8.大数据技术

工业大数据贯穿设计、制造、维修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数据的获取、集成和应用等。智能制造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包括建模技术、优化技术和可视技术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得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信息数据能够被深入的分析与挖掘,使企业有机会把价值链上更多的环节转化为企业的战略优势。

9.云计算技术

工业云平台打破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让数据真正地流动起来,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使得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生产线,工厂与工厂之间无缝对接,监控整个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生产出最贴近消费市场的产品。

10.物联网技术

智能制造的最大特征就是实现万物互联,工业物联网是工业系统与互联网,以及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的高度融合,也是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与物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工业互联网具有全面感知、互联传输、智能处理等特点。

11.整体的信息化系统

智能制造信息系统,在数据采集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智慧工厂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制造从硬件设备到软件系统,再到生产方法,全部生产现场上下游信息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