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包含那几个方面?

当前,智能制造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那么,智能制造究竟是什么?又包含哪些方面呢?智能制造的本质是指在制造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综合应用各类技术,取代或者延伸制造过程中人的劳动、满足制造需求。对于智能制造这个大系统,我们可以从智能设计、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这六个维度来认识和理解。

智能设计:智能制造中的智能设计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等诸多方面,智能化技术可以与设计链条的各个环节结合。通过智能数据分析手段获取设计需求,进而通过智能创造方法进行概念抽取,通过样机试验和模拟仿真等方式进行功能与性能测试与优化,保证最终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性。

智能产品:智能产品指在产品制造、物流、使用和服务过程中,能够体现出自感知、自诊断、自适应、自决策等智能制造特征的产品和装备。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都是物联网的“原住民”。

智能装备:通过先进制造、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与融合,可以形成具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自主学习等自组织、自适应功能的智能生产系统,以及网络化协同化的生产设施在工业4.0时代,装备智能化的进程可以在两个维度上进行:单机智能化,以及单机设备的互联而形成的智能生产线、智能车向、智能工厂。

智能生产: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智能制造工艺与装备。智能化的制造装备可以完成与制造工艺的“主动”配合,实现设备一人一工艺之间的高效协同。二是智能制造过程。针对制造工厂或车间,引入智能技术与管理手段,实现生产资源最优化配置、生产任务和物流实时优化调度、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和智慧科学管理决策。事实上,这是一种理想的生产系统。它能够智能地编辑产品特性、成本、物流管理、安全性、生产时间等要素,从而实现为不同客户进行最优化的产品制造。当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传感、连接、计算服务无所不在时,就意味着生产组织方式全面变革的时代来临。

智能管理:是指综合利用先进制造理念、方法和系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拓展价值增值空间。如今,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都在不断探索个性化定制、极少量生产、服务型制造以及云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随着企业内部所有生产、运营环节信息纵向集成的不断深入,智能管理将不断提高企业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智能服务:借助产品与服务的融合,完成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有机整合、不同类竞争力的高度协同,实现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并提供规范、可靠的新型服务。这部分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内容。它可以通过捕捉客户的原始信息,在后台积累丰富的数据,为企业提供构建需求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与身份、工作生活状态相关的隐性需求,从而主动为客户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